流量為王時代,互聯網“綁架”了用戶時間。“網紅干部”想要通過“出圈”實現“出績”,既要做好臺前工作,更要做好幕后工作。
“出圈”更要“出效”。以前各地文旅景區引流,沒有特定代言人,大多依靠網絡大V打卡推廣,但過度同質化和浮夸的介紹,經不起見識過景點濾鏡背后真實面貌的游客推敲,最終難免淪為“死去的流量”。干部代言的短視頻在網絡出圈只是第一步,如何做到“賣家秀”和“買家秀”一樣好,這更考驗地方能力。要想一直“紅”下去,將考驗城市的整體能力,從城市基礎建設到景區配套設施、從行業行為規范到社會共識轉變,這都需要在幕后下功夫,補齊現有短板,打通線下體驗“堵點”“痛點”。
“出圈”要防“出界”。干部直播有別于個人直播,其直播行為就代表著政府背書和公權力認可,一言一行需分外注意,當務之急是要給干部網絡行為“立規矩”。如何正確處理“網紅”帶來的利益關系十分重要。出圈的“網紅干部”,仍要接受組織部門的考核評價,其工作能力、履職情況如何,需要客觀公平的評判,不能因為“另類”“高調”就另眼相看。
“出圈”不能“出事”。互聯網時代,每個人都生活在顯微鏡底下。領導干部既然選擇了網絡“出圈”,就更要嚴格要求自我,樹立良好形象。從長遠來說,“網紅干部”的標簽是網紅,但本質上是干部,其職責在于履行和實現黨政部門公共職能,因此更需在培養本地網絡傳播人才上下功夫,加快培養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正能量網紅,讓受眾把“網紅”標簽從干部轉移至當地文旅、特色產品等身上,這才是領導干部“出圈”行為的根本目標。(文/嚴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