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安新聞網訊 5月25日,在吉州區行政中心附近,工人在安裝智慧燈桿。這是我市改造提升20條背街小巷的場景之一。
為改善中心城區城市面貌,今年年初,我市提出了“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條”工程,對20條背街小巷實行“一拆兩通三提升”,即拆除亂搭亂建,暢通破損道路、連通排水管網,完善提升點亮工程、更新提升城市家具、精致提升文化街區,打造和諧宜居環境。
據了解,此工程重點對中心城區15米以下部分道路進行提升改造,其任務和標準主要包括路面質量達標、排水設施暢通、亮化照明完好、環境衛生整潔、廣告招牌美觀、架空線纜有序、巷道管理規范、打造精品街巷八個方面。工程由市城管局牽頭,吉州區、青原區和廬陵新區具體實施。
吉州區提升改造背街小巷12條,通過改造破損人行道、連通排水管網,暢通群眾出行道路和解決城市內澇,改造一批路燈為智慧燈桿,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功能。這12條背街小巷分別為中心城區長征路(中山西路—陽明西路段)、青石街(石陽路—井岡山大道)、大巷口巷道(老影城后)、衽席路(文山路—仁山坪)、仁山巷(仁山坪—文山路)、北門村鄢家周邊3條巷道、區行政中心周邊4條支路。
青原區提升改造背街小巷4條,分別為雷家安置房支路、民政局東側支路、財政局北側支路、尚東峰匯小區支路。對地下管網進行檢測、溯源,重新埋設雨污水管道,實行雨污分流,以解決周邊雨污水合流,混接問題;清除原有破損路面,實施“白改黑”提升改造,增加夜間路燈亮化設施,方便群眾日常出行。
廬陵新區提升改造4條背街小巷,分別為崇文社區南側背街小巷、復興路農業銀行背街小巷、渼陂西路新橋社區安置小區北側和江東路(新橋學校段)。提升改造范圍主要包括規范門店廣告,全面落實“門前三包”,清理櫥窗廣告、破損店招,亂堆亂放及地面污漬清理,各類棚亭、違建整治,人行道停車泊位管理等。
文/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范小勇